前言
WARNING本文章僅為個人觀點,並非投資建議。
加密貨幣世界瞬息萬變,對剛入門的人來說,常常資訊過多、名詞難懂。
本篇整理了我在投資過程中的一些基礎概念與工具使用經驗,像是交易所挑選、現貨與合約的差異、DCA定投策略等,希望能幫助初學者快速建立框架,少走一點彎路。
個人配置分享

識別交易所排名及挑選平台
COINMARKETCAP是全球知名的加密貨幣評級網站。
網址: https://coinmarketcap.com/
我們可以透過這個網站了解交易所在「現貨」、「衍生品(如合約)」類別分別在全球第幾名,一般來說,我們會建議使用全球較知名、規模較大、且成立較久的交易所。
這些交易所通常經歷過更多時間、黑天鵝事件的考驗,在安全性、服務品質和交易費用方面通常更具優勢,交易量龐大意為著深度較足夠、價格滑價可能會較小。
常用名詞解釋
什麼是現貨/合約?
現貨
指實際購買和銷售加密貨幣的交易方式。當你進行現貨交易時,你是在即時買入或賣出某種加密貨幣,並直接獲得或轉移該加密貨幣的所有權。
合約
衍生品交易,是指交易者在未實際持有標的資產(如比特幣、以太坊等)的情況下,透過合約的形式預測資產價格的變動。合約交易主要包括期貨合約和永續合約。
什麼是 APY? 年化報酬
市價買入:
以當前市場價格立即購買,確保能夠即時進入市場,但可能以稍高的價格買入,通常手續費較高一些。
限價買入: 設定一個特定價格,只有當市場價格達到或低於你設定的價格時才會進行購買。限價能讓你控制買入價格,但不保證一定成交;手續費通常較低。
合約逐倉和全倉的差別
逐倉(ISOLATED MARGIN)(推薦新手):適合對風險控制有較高要求的交易者,特別是當交易者希望將每個倉位的風險隔離開來,防止單個倉位的損失影響整個帳戶。
- 獨立性:逐倉模式下,每個倉位都有獨立的保證金,與其他倉位無關。這意味著一個倉位的損失不會影響到其他倉位的保證金。
- 風險控制:如果某個倉位的保證金不足,該倉位可能會被強制平倉,但其他倉位不會受到影響。這樣可以防止由於某個倉位的損失導致整個帳戶資金的重大損失。
- 手動調整:交易者可以手動調整每個倉位的保證金,根據需要增加或減少資金,以控制風險和提高資金利用效率。
全倉(CROSS MARGIN)(推薦有經驗者):適合希望最大化資金利用率的交易者,特別是在交易策略需要靈活調配資金時。
- 資金共享:全倉模式下,所有倉位共用一個保證金池。這意味著一個倉位的盈虧會影響到整個帳戶的可用資金。
- 風險擴散:當某個倉位出現損失時,可以動用帳戶中所有可用的資金來抵消損失,降低強制平倉的風險。但這也意味著一個倉位的重大損失可能會牽連整個帳戶的資金。
- 自動調整:由於資金是共享的,交易者不需要手動調整每個倉位的保證金,系統會自動根據整體資金情況來調整每個倉位的資金需求。
甚麼是價格行為(Price Action)?
價格行為(Price Action) 是金融市場分析的一種方法,它通過觀察和解讀價格變動來做出交易決策。這種方法不依賴於技術指標或基本面分析,而是專注於市場價格的歷史變動和形態,以預測未來的價格走勢。
價格形態(Price Patterns):
- 支撐和壓力(Support and Resistance): 支撐位是價格下跌時可能遇到的價格底部,阻力位是價格上漲時可能遇到的價格頂部。
- 趨勢線(Trend Lines): 趨勢線是連接價格高點或低點的直線,用於確定市場的趨勢方向。
- 價格形態(Patterns): 包括頭肩形態、雙頂形態、三角形形態,這些形態可以用來預測價格的反轉或持續。
K線圖 (Candlestick Charts):K線圖是價格行為分析的重要工具,每根K線代表一個時間段內的價格變動,包括開盤價、收盤價、最高價和最低價。 不同的K線形態(如:十字星、吞噬形態、錘子線等)可以提供市場情緒和趨勢的線索。
交易量 (Volume): 交易量是市場活動的指標,有助於確認價格趨勢的強度。高交易量常常與價格趨勢相結合,而低交易量則可能表示趨勢的疲弱。
裸K交易 (Naked Trading): 裸K交易是價格行為的一種形式,完全基於K線圖,不使用任何技術指標。這種方法強調理解價格趨勢和K線形態來做出交易決策。
支撐壓力 (Support and Resistance):

甚麼是 DCA?
DCA(DOLLAR-COST AVERAGING),中文稱為「定投法」或「定期定額投資法」,是一種投資策略。該策略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定期投入固定金額資金購買特定資產(如股票、基金等),無論市場價格如何波動,以平滑購買成本,降低整體投資風險。
- 定期投資:投資者在固定的時間間隔(如每月、每週)投入固定金額的資金。
- 固定金額:每次投資的金額固定,不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。
- 分散風險:通過定期定額投資,投資者可以在市場高點和低點分批買入,平均分攤投資成本,減少市場波動對投資的影響。
| 面向 | 優點 | 缺點 |
|---|---|---|
市場風險 | 分散進場時點,降低因一次性投入遇到高點的風險 | 若市場一路上漲,報酬可能不如一次性投入高 |
操作難度 | 簡單,不需複雜的市場分析,適合新手 | 需長期堅持,短期可能看不到成效 |
投資習慣 | 強制儲蓄,培養紀律,逐步累積資產 | 容易因缺乏耐心在中途放棄 |
心理面 | 避免情緒化操作,減少因市場短期波動而亂動作 | 容易忽略大趨勢或錯過短期的高報酬機會 |
甚麼是左側/右側交易?

| 面向 | 左側交易 | 右側交易 |
|---|---|---|
進場時機 | 市場趨勢反轉的初期 | 市場趨勢明確、確認反轉後 |
依據 | 基於對市場反轉的預測 | 基於趨勢已經確認 |
風險/回報 | 潛在高風險、高回報 | 低風險、低回報 |
進場點 | 市場的極端點(高點或低點) | 趨勢已經形成之後 |
特點 | 1.多數人做為現貨買入方式 2.偏向價值投資 | 1.注重趨勢確認與跟隨 2.較穩健,風險較小 |
「亞當理論」的基本交易守則
右側交易:
- 賠錢的部位,絕不要加碼或攤平。
- 在開始交易或加碼時,絕對要同時設置停損點。
- 除非是朝著與交易相同的方向,否則絕對不要取消或移動停損點。
- 絕不讓合理的小損失變成一發不可收拾的大損失。
- 任何一筆交易,或任何一天,絕不讓自己虧損交易資金 10% 以上。
- 別去抓頭部和底部,讓市場自己抓出來。
- 千萬別逆勢操作,除非有強烈的證據顯示反轉已發生。
順勢交易:

什麼是威科夫吸籌/派發?
威科夫吸籌、派發理論是一種市場循環理論,描述了大戶(如機構投資者)如何在市場中進行資金的進出,從而影響價格走勢。
吸籌(ACCUMULATION)階段:
- 是大戶在價格較低時逐步買入股票,建立頭寸的過程。
- 這一過程通常伴隨著價格的橫盤整理和交易量的增加。
- 在吸籌完成後,價格開始上漲。
派發(DISTRIBUTION)階段:
- 是大戶在價格較高時逐步賣出股票、實現利潤的過程
- 這一過程通常伴隨價格的橫盤整理與交易量的增加。
- 在派發完成後,價格開始下跌。
這兩個階段可以幫助投資者識別市場的潛在趨勢與轉折點,進而做出更明智的交易決策。透過分析價格走勢與交易量的變化,投資者可以判斷市場處於吸籌還是派發階段,並依據市場趨勢制定相應的交易策略。
總結
- 投資加密貨幣並不是一場短跑,而是一場耐心與紀律的考驗。
- 從理解交易所排名、掌握現貨與合約差異,到善用 DCA、風險控管工具,都是打好基礎的第一步。
- 最重要的不是追逐短期暴漲,而是學會在市場的波動裡保護自己,持續學習並穩健累積。